我们是一所年轻的学校,相比两年前的慌乱,这次的线上教学多了一些经验,多了一点底气。但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两年后的线上教学2.0 基于此,我们思考三个问题:
1.基于线上教学1.0版本,我们能传承什么?需要做哪些改进?
2.如何应对教学模式变化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3.居家学习,家长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
在三个多星期的线上教学中,我们通过教师会、家长会、云家访、调查问卷等多渠道了解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
一、资源优化,精准备课2.0
学校以“堂堂精品,课课安心”为我们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每一堂课都要求“精雕细琢”,通过“集体备课——明确目标——同课异构——组内把关——确定设计——撰写脚本——录制视频”的流程把功夫下在课前。
二、教研细化,1+X始终在线
备课组根据教学研究部工作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开展 “1+X”线上专题教研活动,即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教研,及时传达区级教研信息,做好教师学科在线教研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时开展X次教研互动以应对突发情况。备课组以在线微教研的方式每日在线研讨教学思考与讨论的内容、预设提问、作业建议以及补充资源推送等。线上教研期间,老师们开展着X次答疑,X次批阅,X次研讨,X次反思,努力做到让家长安心、放心。
三、多元互动,建设强磁场
线上教学,隔着屏幕,学生的听课情况犹如开盲盒,为此,家长焦虑,老师担心。如何确保学生的听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贡献了很多金点子,教研部梳理后,要求老师们上课时做到“三回应”,建设强磁场,牢牢吸引学生。
1.回应空中课堂课程。一方面考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另一方面对教学重难点梳理,助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回应学生。我们努力在线上创设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对学生的存在的困难做到有求必应。我们会在发起直播的初始阶段先花一部分时间回应前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班级个性回应,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各种互动形式有效营造班级集体、班级伙伴的氛围,发挥强磁场功效,吸引学生。
3.回应政策。学校要求教师关注“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优化了线上学习作业,减轻学生压力,减轻家长负担。我们要求老师在作业板块,要求老师做到“三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评价
四、落实作业,评价来催化
作业批改、反馈是老师们线上教学最大的痛。往往是来来回回很多次,有的是孩子年龄小,需要家长协助,时间上难把控,有的是孩子上课没听懂,错误率高。为此,教师们采用多种方式,以评激励、催化,由原来的课课清,堂堂清,日日清,转变为点对点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快捷方便的语音点评,录制短小灵活的答疑微课精准推送,通过榜样引领及时鼓励等方式,实现作业“动态清零”,缓解家长焦虑。